博士研學記錄【第十三天】:參觀中共韶山特別支部 與連續五屆全國黨代表毛雨時座談
文章來源:天下韶山網 作者:郭千千 時間:2021-08-02 19:18:49參觀中共韶山特別支部歷史陳列館
天下韶山網訊(記者 郭千千)7月28日,“韶山下的思政課”進入第十三天。博士們走進韶山村,參觀中共韶山特別支部歷史陳列館,探尋偉人故里崢嶸歲月中的紅色記憶,感受這方紅色沃土“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精神力量。
1925年6月,毛澤東攜夫人楊開慧在韶山創建了中國農村最早的黨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別支部,親手在這里點燃了革命火種。從此,在黨的領導下,以毛新梅、毛福軒、鐘志申、龐叔侃、李耿侯等“韶山五杰”為代表的韶山人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迅速燃起了革命的熊熊烈火,鑄就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韶山精神。
大家跟隨講解員的腳步,走過一個個展板,聆聽一段段故事,了解韶山革命歷史。

黨史故事宣講會現場
參觀結束后,韶山村原村黨委書記,黨的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毛雨時為大家帶來一堂特殊的黨史故事宣講會。宣講會上,毛雨時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歷的毛澤東、胡錦濤、習近平三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來韶山村的故事。他還以第一視角描述了其參加五屆黨代會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在韶山村任書記時,見證韶山日新月異的變化。毛雨時生動的講述深深吸引了博士們,大家認真聆聽、做好記錄。

研學博士談學習感受
“毛書記的講述,讓我看到了新時代下韶山村發生的巨大變化。作為青年黨員,今天有幸來到韶山村,學習領悟韶山精神,提醒我們要不忘初心,從紅色歷史中汲取力量,因為只有了解來時的路,才能去開創新的未來。”北京大學博士生牛牧晨說。
“無論是毛雨時書記所講的故事,還是他自身的為人風范,都給我一個很大的啟示,共產黨員要始終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站在一起,這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最大優勢,也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北京大學博士生楊靜軒說。
“我感受到,黨史學習確實很重要。它能夠滋潤人心,讓我更加有勇氣,有信念,有力量去擔當當代青年該擔當的使命,在祖國大地上不懈奮斗。”清華大學博士生董宇軒感慨道。
“毛書記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串聯起了整個韶山的發展歷史,沒有大道理,卻深入人心,讓人深受感動。”中央黨校博士生蘇寶銘說。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高揚先表示,2011年3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考察湖南,專程來到韶山。期間,他特別指出,革命傳統資源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個紅色旅游景點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要把這些革命傳統資源作為開展愛國主義和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此次開展黨史博士研學活動,正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充分利用韶山的紅色文化資源,服務全國黨史學習教育、對思政教育創新發展之路的一次探索和實踐。我們要認真總結本次活動的經驗,不斷提升完善相關課程設計和組織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努力把韶山打造成全國高校思政課大課堂。
省韶山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湯光強、付維華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