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二首?紀念魯迅八十壽辰(1961年)
文章來源: 作者: 時間:2014-03-11 11:22:50其一
博大膽識鐵石堅,
刀光劍影任翔旋。
龍華喋血不眠夜,
猶制小詩賦管弦。
其二
鑒湖越臺名士鄉,
憂忡為國痛斷腸。
劍南歌接秋風吟,
一例氤氳入詩囊。
這兩首詩根據抄件刊印。
注釋
〔魯迅〕(一八八一——一九三六)浙江紹興人,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龍華喋血不眠夜〕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深夜,國民黨反動派在上海龍華,秘密殺害包括“左聯”作家柔石、胡也頻、李偉森、白莽、馮鏗在內的革命青年共二十三人。魯迅在《為了忘卻的記念》一文中說:“在一個深夜里……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國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憤中沉靜下去了,然而積習卻從沉靜中抬起頭來,湊成了這樣的幾句:慣于長夜過春時……”,喋(dié蝶)血,血流遍地。
〔猶制小詩賦管弦〕猶制小詩,指魯迅作《七律·無題》詩:“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似水照緇衣。”賦管弦,指配上音樂。
〔鑒湖越臺名士鄉〕鑒湖,在浙江省紹興市城西南兩公里。附近有山陰(今紹興)人陸游吟詩處的快閣。清末女革命家秋瑾(一八七五——一九○七),亦是山陰人,自號鑒湖女俠。越臺,即越王臺,春秋時越王勾踐在會稽(今紹興)為招賢士而建。本句是說,魯迅的故鄉紹興是古今名人薈萃之地。
〔劍南歌接秋風吟〕劍南歌,指陸游的詩集《劍南詩稿》所收詩作。秋風吟,指秋瑾作的《秋風曲》詩和被清政府殺害前書寫的唯一供詞“秋風秋雨愁煞人”。接秋風吟,與秋風吟一起。
〔一例氤氳入詩囊〕一例,意即一律,一樣。氤氳(yīnyūn因云陰),形容煙或云氣很盛,這里比喻陸游、秋瑾與魯迅的詩篇,富有詩味和愛國熱忱。詩囊,裝詩稿的袋子。李商隱《李長吉小傳》稱,李賀“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